中国信托业:市场前景看好 热盼制度完善
来源:WWW.TRUSTSZ.COM 时间:2004-10-13
100%的公司认为,现行政策法律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
100%的公司看好中国信托业发展前景
50%的公司认为,信托最迫切的两个配套措施是信托财产登记制度和信托产品流通体系
50%的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不是信托业务
40%的公司非常迫切地要求开展异地信托业务
没有一家公司选择与券商合作销售信托产品
本次调查采取抽样方式,调查组于8月下旬向全国25家信托公司发放调查问卷,于9月30日之前共收回21份问卷。被访公司占重新登记后信托公司总数的35.6%,这些公司既有来自上海、北京、天津等经济发达城市的,也包括江西、云南、湖南、新疆等中西部地区。
——关于市场建设:
期待完善市场环境
呼唤信托制度配套
希望行业协会尽快成立
80%的信托公司对一法两规颁布实施后的国内信托市场基本认同,他们认为一法两规颁布实施后,信托市场环境较以前有了明显改善。在一法两规框架下开展业务,基本可达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但同时有76%的信托公司对当前国内信托市场的环境评价为不太满意,更有100%的信托公司认为,现行政策法律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
超过70%的信托公司认为,影响我国信托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外部环境;在回答推动我国信托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时,有85%的信托公司选择了法制和制度环境;70%以上的信托公司选择目前信托业和信托市场建设方面最关注的问题是法律和制度建设,这充分表明了当前国内信托公司期待完善市场制度环境的迫切性。
调查显示,信托公司呼唤尽快完善与信托法有关的配套制度。在回答当前国内信托市场最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时,选择最多的是完善信托的相关配套制度、诚信建设和信托公司内控管理;其次为完善信托的相关配套制度、诚信建设和加强信托知识宣传,及完善信托的相关配套制度、信托公司内控管理和产品创新。有的公司提出,应有抓有放,分类监管。信托业的定位,主要是指国家管理层如何从金融宏观的角度体现出对信托的类似于对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的支持。
50%以上的信托公司认为信托相关配套制度中最紧迫的两个制度是信托财产登记制度和信托产品流通体系;其次为信托税收制度和信托产品流通体系。
调查中,绝大多数信托公司希望中国信托业协会尽快成立。他们希望中国信托业协会成立后首先开展的工作依次为:制定行业标准、加强行业自律、开展行业培训。此外,一些信托公司对中国信托业协会寄予殷切希望,他们表示,希望信托业协会与监管部门协调,反映信托业界的声音;反映行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为信托业界进行政策呼吁,营造信托业持续、快速发展的环境。
调查还显示,超过半数的信托公司认为,目前在信托业和信托市场建设方面最担心的是信任危机和过度监管。
——关于信托公司建设:
逾60%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60%公司已建立风控体系
50%公司利润靠自营
在信托公司建设方面,超过60%接受调查的信托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造,30%以上的信托公司已实施了增资扩股;超过40%的信托公司正在计划实施增资扩股;有20%左右的信托公司尚未有打算。
调查显示,60%的信托公司目前已建立了量化的风险控制制度体系;30%的信托公司正在建立或部分投入运行,尚未建立量化风险控制体系的信托公司只在少数。80%的信托公司能对具体项目制订特别的风险管理办法,并做到事先、事中和事后全程风险控制,14%的信托公司正在完善中。
重新登记以来,50%的信托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是自营业务,25%的信托公司的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是信托业务。另外,有的信托公司去年主要利润来源是自营业务,今年信托业务利润占比已超过50%。与此同时,自重新登记以来,大部分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利润的主要来源是手续费,其次为业绩报酬。调查还显示,80%以上的信托公司表示,信托公司应该加强信息披露,但也有少数信托公司认为加强信息披露对信托公司不太适合。
——关于信托产品销售和开发:
信托产品数量金额差异大
资金信托主要用于实业投资
基础设施是信托投向重点行业
看好资产证券化和财产信托
在接受调查的21家信托公司中,13家公司在今年前8个月发行信托产品105只,平均每家发行8只,11家公司共募集资金118.17亿元,平均每家募集10.74亿元(有些公司未提供详细数据)。
调查数据也显示,各信托公司所发行产品的数量和金额差异较大,发行数量最多的可达30只,而少的仅两三只,金额也是从2亿到40亿元不等。从单个信托产品的规模看,最高的一个项目就融资十几亿元,最低的仅3000万元。
据分析,除了项目本身的行业归属及对资金需求的不同,造成各信托产品差异巨大之外,信托公司大股东背景、公司实力、所在地域等也是决定产品数量和金额的重要因素。如经济发达地区的信托公司发行产品和金额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只承接集团内部业务的信托公司产品数量要少于股东单位多、运作市场化程度高的公司。
有2/3的公司目前最主要的信托业务是资金信托。根据公司本身对不同市场的熟悉程度和资金管理能力,结合市场需求,各信托公司选择不同领域作为资金信托的主要运用方向。超过半数的公司资金主要运用于实业投资,25%的公司主要用于资本市场,15%的公司主要用于货币市场。而实业投资中的资金主要投向是基础设施及房地产项目。
个人仍然是目前信托产品的主要销售对象,有55%的公司肯定了这点。同时40%的公司认为,将5万元定为向个人投资者销售信托产品的最低门槛较为合适;有35%的公司表示,该底线还可以放宽至5万元以下。
关于信托产品销售和开发的未来打算方面,55%的公司选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信托产品投向的重点行业,20%的公司选择房地产,10%选择电力,其次是环保、科技、旅游等行业。除了热门的基础设施领域将继续在信托产品中独占鳌头之外,对于屡屡预警的房地产领域,信托公司并未发出很强的退出信号,70%的公司表示近期内在房地产信托产品开发方面不会明显减少。
从信托品种来看,贷款信托仍是未来信托公司主推的信托产品,其次是信贷资产转让信托、综合信托、证券投资信托、法人股信托等。
从信托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来看,公司自行销售和委托银行销售方式平分秋色,各占40%,其余20%的公司两种方式并用,没有信托公司选择与券商合作销售。
在信托产品开发方面,资产证券化信托和财产信托被许多公司视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
——关于信托业目前困境和发展前景:
55%公司认为公募条件已具备
40%的公司迫切要求异地经营
100%的公司看好信托业前景
对于目前信托公司经营困难、亏损面大的基本情况,有80%以上的公司认为,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信托公司缺乏核心盈利模式。其他主要原因依其被选中的频率依次是:信托产品的私募性质、业务驾驭能力低、缺乏理财专家、管理混乱。
大部分信托公司期待信托产品发行能突破私募方式,有55%的公司认为,实行公募的条件已经具备。但是,也有相同比例的公司表示,在现有市场环境和风险观念的条件下,信托产品实行公募并不是使信托公司彻底走出困境的治本之路。
异地经营一直是信托公司的一块心病,许多公司都在尝试通过另辟蹊径开拓此项业务。有40%的公司非常迫切地要求开展异地信托业务,另有55%的公司也已在考虑中,不考虑异地经营的公司为0家。可见,信托公司对此项业务的推出期望甚高。
对于异地销售信托产品的风险防范问题,大部分公司认为应主要由公司严格内部控制,其次由当地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此外也有公司提到,应由异地监管部门与当地监管部门协同加强监管。
今年以来,个别信托公司出了一些问题,给信托业带来了不良影响,这是否会在业内形成悲观情绪,进而对信托行业的存在价值产生怀疑呢?本次调查排除了这种担忧,100%的被访者对信托业发展前景看好。
60%的公司对中国信托业的未来很有信心。他们认为,经济发展和信托制度的优越性,推动了社会对信托的需求,这将为信托业的崛起提供良好的机遇。
40%的公司认为,中国信托业的发展还存在变数。政府对信托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相关法律及配套制度能否尽快颁布实施、监管部门对信托业的支持程度、社会公众对信托方式和信托产品特点的认知等因素,都将影响中国信托业发展进程。
综合被访者的看法和建议,中国信托业要大发展,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包括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形成专业水平高的管理团队、提高业务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等。同时,各级政府应更加重视信托业的金融功能,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支持;监管机构在加强监管的同时,还应做好对信托业的指导与服务。
(xintuo摘自上海证券报)